护理教育新理念、新方法
李天琴 孙莹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530021
【摘要】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素质情况,需要从根本进行改变,即不断对护理教育进行更新,创新护理教育新方法,帮助其扩展护理途径,同时可以将各种不同教学方式融合到护理知识教学中,同时将临床实践与课堂内容进行融合,全面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护理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将培养的优秀护理人员提供给社会,进行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理教育;新理念;新方法
我国医疗行业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逐渐增强,人们对高品质的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追求,加上优质护理理念深入人心,导致人们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逐渐增高。因此,作为培养医学生重要的地方,学校将医学教育纳入到护理教育中,且成为重要部分,作为肩负医疗单位、社区以及各种养老行业的人才培养的任务,这几年,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因此,应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并找到新的教学方式,逐渐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社会以及临床的综合能力,并对目前的教育模式的中心进行改革。
1 护理教育新理念的梳理与转变
教育理念是指在教育以及思维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理想以及教育价值中的追求。近年来,人们对医疗行业的要求不断增高,提高了社会对卫生行业的需求逐渐增高,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考虑下,需要对职业教育进行服务总是以及就业指导的办学方针下,逐渐实现对护理教育理念的更新,同时可以将一批优秀的护理专业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进行培养。对此,需要将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将护理学生作为重点的培养对象,并实现对护理学生的人文素养、敬业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促进临床护理人员可以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逐渐转变到整体护理,全面对患者的心理、身体和社会环境进行护理,从而实现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
2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中职的学生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学生的个人素质不同,掌握领会知识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护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课堂听讲效果,把学习重心放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因此教师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方法,这就需要护理教师对教育观念有新的转变,要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差异,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和教育模式,以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目标。如果教师不熟悉教材就不能很好驾驭课堂,也不能很好的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主,仔细熟读教材,吃透教材。这样在授课时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维,同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4 具体护理新方法的实施
就当前来讲,护理教学依旧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导致学生之间缺少肚子思考的机会,并减少了对于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同时也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确定性:不可以满足现代护理教育模式的需求,可以通过对课堂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提高患者的教学质量,提高知识范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社会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对学生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上来讲,应该从教师进行对学生的鼓励,并从学生质疑的问题进行改变,将提问的问题设计成为具有挑战性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将讲授逐渐改变为自学,逐渐改变学生的被动思维模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4.1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大多呈现的是传统教育模式,即教师是课堂讲解中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这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自主讨论减少,学习热情低下,学习能力欠缺,逐渐限制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违背教育要求,为解决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实现现在护理教育的需求,通过改变课堂教育方式来改变课堂教育质量,逐渐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进行改变,逐渐实现学生独自对问题的学习氛围,通过具有挑战性的设计,在最大限度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示。
4.2转变学习中心
将在护理教学中提出的案例与临床实践进行结合,在进行案例教学中可以将书本中的知识进行结合,从而突出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在对案例进行讲解是,可以将临床实践进行融合、举一反三,将整个教学模式中融入“理论导入、案例穿插、时间体验、岗位主体”进行融合,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积极主动地探讨,从而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
4.3症状护理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症状护理课程是通过临床常见症状为主,以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作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通过理论基础与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起到桥梁以及引导作用,是教学逐渐解近临床,将理论进行结合,加强能力地培养,将知识逐渐转为能力、临床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地学习制动性,是学生对教学模式达到满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当前阶段的高等教育是对教学质量以及素质人才的重视情况,对于当前阶段来讲,在全面推广护理的大背景下,需要更新护理观念、普及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促进护理教学质量,其结果有着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作为以明被学生爱戴的老师,处理自身专业知识丰富以外,还需要对护理教学能力更加优异。医学院更加站在自身情况出发,结合现阶段学院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将学院自身具有的特点展现出来,护理教学地本身所存在的特点展示先出来,从而促进教学具有针对性地提高,并为我国护理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敏. 慢病护理管理中健康教育方法及策略运用进展[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02):378-381.
[2] 高擎擎, 林娜佳, 田昕玉,等. 专业认证驱动下妇产科护理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J]. 中华护理教育 2020年17卷12期, 1093-1096页, 2021.
[3] 蒋建福, 王青, 廖小玲,等. 多维度互动式教学模式在ICU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13卷2期, 32-36页, 2021.
[4] 李琪, 马俊伟, 赵义妹,等. 循证护理理念在我国护理学专业教育领域应用现状的可视化分析与展望[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 41(02):109-112.